![]() 日志正文
|
||
司马氏和唐朝反分裂:司马氏是中国著姓,在中国古代统一和反分裂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唐朝天宝五年册封衡山为司天王、恒山为安天王,这是代表了当时唐朝最有影响力的两大势力。司天王衡山是唐朝国师司马承祯的道场之一,册封是为了笼络司马氏为首的世家门阀,而安天王恒山是代表北方异族,笼络当时在北方最强的军阀安禄山,他当时兼任两镇节度使,两大势力均衡,连册封的名号都几乎和司马氏和安氏相同,不久安禄山却封东平王,重开异族封王,又兼任河东节度使成为三镇节度使,再兼河北采访使,已经控制北方近半地区,没有任何能制约他的力量,最终导致分裂叛乱。在早期反分裂中,司马垂和颜真卿兄弟、李萼等曾会盟十七郡几乎对叛军进行合围,按李萼的谋略能很快平叛。司马垂是当时全国闻名的贤臣,被李萼等推举为旗帜抗击叛军,可惜不久去世,朝廷和叛军都纪念他笼络人心。司马垂去世前,长安陷落,唐玄宗退往蜀地,太子退往灵武。唐玄宗在去西南成都的中途在梓潼诏令纪念司马相如,改梓潼的蚕婆山用司马相如的字长卿命名,这也是为笼络司马氏为首的世家门阀。太子继位成为唐肃宗,他在北方任命郭子仪和李光弼等抗击叛军,在东南任命司马袭礼为浙西节度使,守卫建康、苏州、杭州、常州等最富庶地区,在南方也笼络世家门阀。为了对抗北方分裂的异族,唐朝的皇室宗亲和世家门阀再次组建了联盟。司马袭礼等华夏世家门阀拥护唐朝中央反分裂,巩固江南地区,有力地支援了唐朝反分裂和建立反分裂大后方,到后来唐朝北方藩镇割据,江南仍长期效忠唐朝中央。唐代宗继位时痛心于祖父和父亲接连在一个月先后病逝,非常重视医学,也非常崇佛,所以册封以医术闻名禅宗四祖司马道信,早在隋文帝时就册封救助太后的司马道信为大医祖师,作为医术超凡的祖师,唐代宗就册封司马道信为大医禅师,沿用大医的医术名号,同时册封为禅师,这是首次把禅宗的地位提升到大师地位,不仅提高司马道信的宗教地位,也提升了佛教禅宗的地位超过原本的小乘大乘的法师,以禅代法,唐朝中南地区两湖宗教,湖南有司马承祯道场的衡山道教,湖北有司马道信的佛教禅宗,司马氏成为唐朝反分裂期间稳定南方和民心的重要力量。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