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9年7个月
访问:?
文章:1833篇

个人描述

姓名:司军胜
职业:待业
年龄:36
位置:中国,
个性介绍:
内向、坚强、好学

中国古代和伊朗

分类:古代历史 | 标签: 历史   古代   外交   伊朗  
2024-07-16 21:40 阅读(?)评论(0)
中国古代和伊朗:司马迁最早记载中国和伊朗的官方交往,他在《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当时的伊朗叫安息,是古代伊朗帕提亚的阿尔萨息朝的简称,汉朝的张骞和甘英都出使到安息,并且部分了解安息西部罗马帝国的概况。晋朝是中国地理发现的活跃时期,司马炎时代中国和伊朗的交往更加密切,中国已经不仅向伊朗出口丝绸,也从伊朗进口众多产品,当时的伊朗是萨珊朝第二波斯帝国,自称是伊兰沙赫,晋朝沿用安息称呼同时也称伊朗为月氏,葛洪的神丹经记载伊朗出产苏合香和安息香,也出产毛纺编织的纱布、毛毯,香药和毛毯都是出口中国的主要产品,张轨在凉州兼西域都护负责从丝绸之路进口,曾派杜勋一次向中央运送三万匹毛毯,其中多数应该是当时主要毛毯产地月氏安息产品。伊朗玻璃品也是出口到中国的重要货物,在晋朝的出土文物有很多,包括北京的华芳墓和南京象山王氏墓、高氏墓、鄂城、邳州晋墓等都有伊朗玻璃品出土,可见晋朝和古伊朗保持密切的商贸关系。司马炎建立香药之路,从罗马帝国进口香蜜纸、香橼赏赐杜预、王恺等众臣。安息和罗马经常战争,晋朝到罗马的商路经常断绝,寻找新的商路很重要。司马衷指挥晋胡远征开疆到欧洲就是寻找新商路,并且解除匈奴对西域和中亚的威胁,巩固晋朝和安息、月氏的商路安全。晋朝到罗马新商路的建立也促成斯拉夫(沙楼)人形成,让晋朝和罗马关系更密切,也正是在晋朝和罗马商路直接联通成为邻居后,希腊罗马对伊朗的称呼波斯也传到中国,以后波斯也成为中国对伊朗的称呼。晋朝旅行家法显去天竺也途经萨珊(月氏)东部地区,晋朝和罗马成为邻居后,罗马也不再迫切要攻灭波斯打到中国,让罗马和萨珊缓和停战,罗马统治中心也东移。中国和伊朗关系增强是在唐朝,在阿拉伯帝国攻占波斯西部后,波斯王子比鲁斯到唐朝求援,王名远到疾陵城册封比鲁斯为都督后入朝,唐高宗派裴行俭帅司马逸客等护送他们到伊朗东部波斯都督府,唐朝扩展疆域到达伊朗高原。伊朗人很多后来定居唐朝,包括比鲁斯儿子等,甚至在长安修建波斯宗教建筑。司马逸客担任九姓大使也管理从昭武九姓到波斯都督府的西部,昭武九姓主要是伊朗语系和波斯移民,波斯都督府长期在九姓地区直到天宝初。唐朝宗教中的拜火教(祆教)就是伊朗的摩尼教起源,摩尼教虽被禁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唐朝著名词人李珣就是波斯后裔,旅行家杜环也曾到伊朗库姆等地。宋朝时伊朗是阿拉伯帝国统治,宋朝的伊朗摩尼教仍在中国民间有深刻影响,方腊起义就是以摩尼教为旗帜。宋朝的海外贸易也和伊朗有交往,司马光在四川广元的读书台也有伊朗裔李珣的诗词。伊朗在宋朝中后期成为塞尔柱突厥和萨曼帝国、白益朝的版图,到宋辽金三分时成为花剌子模疆域,成吉思汗兴起西征占领伊朗高原,元朝时伊朗是中国属国伊尔汗国的疆域,很多伊朗学者和工匠到中国,被称为色目人,后来成为中国回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赛典赤是元朝最早治理云南的色目人,他也是伊朗裔有穆圣血统,受到中国各民族尊重,后裔主要用沙氏、马氏等姓氏。元末人民起义中重要旗帜就是伊朗的摩尼教,当时也被称为明教,对明朝的建立也产生影响。明朝时期的伊朗高原是帖木儿帝国、萨法维帝国的版图,萨法维帝国也被称为第三波斯帝国,帖木儿帝国曾准备攻打中国明朝,到沙哈鲁统治时和明朝友好,郑和下西洋也到这时期伊朗。司马义一世在1502年建立萨法维帝国,早期和中国也保持友好,后来荷兰、英国等欧洲列强到伊朗,萨法维帝国又执行和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等结盟夹攻土耳其的政策,同中国的交往越来越少。清朝时期的伊朗早期是萨法维帝国全盛时期,十八世纪萨法维恢复和土耳其和平,也和南下的俄国和解,并挫败俄土联合瓜分伊朗的企图,后来帝国分裂形成杜兰尼阿富汗、阿夫沙、赞德、恺加等众多割据,清朝和伊朗是保持经济交往。明朝中期到清朝以后的中国多数时间是闭关锁国,同伊朗的联系交往逐渐减少。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生产力长期是在世界领先地位,丝绸之路和香药之路的建立中,伊朗作为中转国产生重要影响,用古代记载是获利百倍,伊朗作为贸易要道也被东西方重视和争夺,对东西方交往也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古代朝代中积极开疆的时期往往也是因为伊朗作为商业通道被阻挡,不同时期采用的应对策略不同,晋朝是开辟北线新通道,唐朝是直接出兵伊朗,和阿拉伯恢复友好后罢兵,蒙元是直接攻灭阻挡商路的花剌子模攻占伊朗,生产商贸决定当时中国对伊朗的政策。
  最后修改于 2024-07-16 21:54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