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司马光在史学上成就最高,他在哲学、理学、经学、书法、文学甚至医学方面都有成就,他有专文的医学著作《医问》。司马氏另外一位著名医学家是司马道信,就是佛教禅宗的四祖,他不仅佛学高深,在医学上也有成就,曾给隋文帝的母亲治病,治好了太后,受到隋文帝和唐太宗的推崇。司马懿也重视医学,现在存世的他的书法作品就是探病的书信。 晋朝的医学家: 裴秀:晋朝司空,中国地图之父,也是使用散药的专家。服食寒食散期间,应用热酒服食,但用冷酒导致去世,用生命推动了中国药用安全实践。 裴頠:裴秀子,著有唯物主义的《崇有论》,史称学识广博,兼明医术,他精通医术用药,他是制定准确度量衡用在医药配置方面的专家,防止药量不准造成危害。 王叔和:晋太医令,主要成就有整理了《伤寒论》,编写了《脉经》。 皇甫谧:晋朝著名学者,著有中国最早的人口论文《帝王世纪》,在医学上著有《针灸甲乙经》,提出和发现了不少新的穴位经脉。皇甫谧补充了没有记载或没有名称的穴位,确定了单穴 49个,双穴 300个,厘定了 349个针灸穴位。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学业优博,辞藻温丽,精于经方、本草、诊论,工奇理,疗多效。出《晋书》。 葛洪:晋朝伏波将军,后归隐入道,其《神丹经》是著名道藏和晋朝地理著作。在医学上著有《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医心方》、《外台秘要》、《抱朴子》、《证类本草》等,和妻子鲍姑都是晋朝著名医学家,对现代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青蒿素有启示。 张湛:晋朝仕至中书侍郎、光禄勋。撰有《养生要集》十卷、《养性传》二卷、《延年秘录》十二卷。曾评述愚公移山“屈其理服其志”。 蔡谟:字道明,不知何郡人。以儒道自达,治莅知名,性有道风,耽尚医学。尝览本草、经方,手不释卷。及授扬州刺史,渡江食蟹,误中彭蜞毒殆死。乃叹曰∶读《尔雅》不熟,为俗学所误焉。 殷仲堪:陈郡人,祖吏部尚书,父骠骑参军。堪能清言,善属文,每云∶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强。父母疾,衣不解带,躬学医术,究其精微,以孝闻。武帝召为太子中庶。殷仲堪:晋朝的荆州刺史,兼通医学,撰有《殷荆州要方》。 程据:不知何郡人,志性沉毅,雅有度量,少以医术知名,为太医令。出《晋书》。 张苗:西晋著名医家,生平、里籍均失载,陶弘景称张苗等为晋代以来一代良医。张苗,西晋著名医家。用蒸法治伤寒无汗,苗令烧地,布桃叶蒸之,即得大汗,于被中就粉傅身极燥,乃起便愈。 陶潜:即陶渊明,晋朝著名隐士,著有《陶潜方》,在医学上也有成就。 范汪:晋朝东阳太守。晚年屏居吴都。善医术,常以拯恤为事。凡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之治疗,每多治愈。撰有《范汪方》(又作《范东阳方》、《范东阳杂药方》)一百七十余卷,今佚。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此书为唐以前研治伤寒较有成就的医学方书,于外科治疗亦有一定水平,并收集当时民间单验方,故陶弘景谓其书“勘酌详用,多获其效。” 郭璞:晋朝弘农太守。郭璞善于五行、天文、卜筮之术。他看风水、卜凶吉,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声名的“阴阳先生”。其风水学对医学的生理保健也有影响。 许逊:晋代著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尊称许天师。精通医学,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尤其爱好道家修炼法术。主要在养生学方面有影响。 杨泉:晋朝哲学家、医学家,晋代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著作有《论医》。 章醉:晋代名医章酔所著的《毒蛇经》一书,书中有各种罕见的毒蛇的名字和特性,以及中毒后如何解救,章醉是外科解毒专家。 宫泰:晋代医家。雅好方术,凡一艺长于己者,必请教之。善疗诸疾,擅治喘疾,自拟三物散方治喘咳上气,有奇效。 史脱:晋朝太医校尉,史脱为晋代外科医生。履贯欠详,善治疽症。不知何郡人,器性沉毅志行敦简、善诊候、明消息、多辩论、以医精专、拯疗工奇、拜太医校尉治黄胆病最为高手。 嵇含:晋朝广州刺史,生物学、医学家,著有《南方草木状》。 竺法护:晋朝归化的月氏僧人,著有《胞胎经》。 竺法存:晋代医家。本为胡人,生长广州,善医术,尤善治脚气病,撰有《申苏方》5卷,已佚。和岭南仰道人是孙思邈评论的和竺法存齐名的医生。 跋陀罗:晋朝天竺归化僧人,译有《达摩多罗禅经》。 鸠摩罗什:晋朝天竺归化僧人,译有《禅秘要法》。 竺昙无兰:晋朝归化僧人,著有《咒时气病经》等。 于法开:于法开(生卒年不详),东晋高僧、医家,剡县(今浙江嵊县)人,精于医术及佛释之道。于法开为晋代医僧,针灸家。剡县(今浙江嵊县)人。好仙释,后学医,医术高明。 竺法旷:天目山佛教开山最初为晋代竺法旷法师,东晋名士谢安为吴兴太守时,特来「展敬」;简文帝遣堂邑太守「诏问起居」;孝武帝「要请至京,事以师礼」。长期在民间救治疫病的百姓。 佛图澄:晋朝著名僧人,医学家,救助百姓众多。 陈廪丘:晋朝医生,和张苗关系密切。著有《陈廪丘医论》。 靳邵:晋代医生。里籍欠详。自幼致力于经方及本草,善于配制“五石散”,为当时崇尚服石之风之诸公卿所推重。 曹翕:医学家。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东平灵王曹徽之子。正始三年(242年)曹徽卒,翕继嗣。入晋,封廪丘公。曾撰《解寒食散方》、《黄帝明堂偃侧人图》,均佚。名次鄄城公。至泰始二年,翕遣世子琨奉表来朝。诏曰:"翕秉德履道,魏宗之良。今琨远至,其假世子印绶,加骑都尉,赐服一具,钱十万,随才叙用。"翕撰解寒食散方,与皇甫谧所撰并行於世。 阮侃:晋代医生。字德如。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精研本草及医方。 刘德:晋代医生。彭城(今江苏境内)人。以医知名,治病多验。 李子豫:不知何许人,少善医方,当代称其通神。时许永为豫州刺史,其弟患心腹痛十余年,殆死。忽一日夜间,自屏风后有鬼谓腹中鬼曰∶明日李子豫从此过,以赤丸杀汝,汝其死矣。腹中鬼对曰∶吾不畏之。于是使人候子豫,豫果至,未入门,患者自闻腹中有呻吟声。及子豫入视,鬼病也。遂出八毒赤丸与服,须臾腹中雷鸣彭转,大利数行遂愈。今八毒丸方是也。出《搜神记》。
最后修改于 2020-03-02 14:47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